鸽子,一种聪明机灵的飞禽,是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之一,有多种身份和用途:在农耕社会是良禽,叫“飞奴”;在冷兵器时代是战友,叫“军鸽”;在体育竞技是选手,叫“赛鸽”;在养生保健是补品,叫“白凤”。
鸽子在中西方文化大多是积极正面的形象,代表和平、和睦、爱情、温顺、信义等,如被称为“和平鸽”、“爱情鸟”、“广场精灵”等,即使爽约,也被称为“放鸽子”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,鸽子在通信、导航、预警等方面的作用被替代,不过由于其繁殖能力快,具有优良的补益功效,被大量饲养,是养生的珍品、治疗的药品。
在我国,鸽子的进补作用名列禽类前茅,有“无鸽不成席”、“一鸽胜九鸡”等说法。从唐代开始,《嘉祐本草》、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就记载了鸽子的饲养、食用等价值,在上流社会形成“宁吃天上飞一两,不食地上走一斤”的风气。
鸽子个头不大,每只重几两,全身大部分羽毛覆盖,非常爱干净,它的功效是怎样的?
中医认为,鸽子里外都是宝,整体上性平、味咸,不燥不寒,归肝、肾二经,益气、祛风、壮肾、治消渴,而且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效和用途,主要包括6个方面,可理解为“一只鸽子六味药”:
1、鸽肉,也叫鸽子肉,平性,甘咸,无毒,是鸽子补益的“主力”,无论炒、烤、炖、酱、盐焗等,都能保持风味,药膳功效也没有明显破坏。经常吃能强体壮腰,补肾益精,除疮生肌,润肠通便。
鸽子肉是很少见的中平类禽肉,不温不燥不寒,用于滋补堪称“百搭”,可与天麻、黄芪、当归、大枣、枸杞、牛膝、桂圆、鳖甲、山药等同用,能与蔬菜、肉类合用,效果明显增强。
鸽子肉还有两项本事:一是锁水能力高达75%,意味着食用鲜、嫩、多汁,营养成分被大量保留;二是基本能被人体吸收利用,意味着所含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能及时补充人体,鸽子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4%,远超其它禽类和畜类。
现代药理显示,一只鸽子和一只成熟的母鸡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差不多的,但从体型上看,鸽子比母鸡小很多,所以“一鸽胜九鸡”是有道理的。
2、鸽肝,味甘、苦,性温,中医认为动物肝脏可明目、养血,治夜盲、浮肿、血虚萎黄等症状。鸽肝虽然个体偏小,但功效不低。
现代药理研究显示,鸽肝含有丰富的铁元素,能预防缺铁性贫血,维生素A的能护眼养目,蛋白质和氨基酸有利于肌肉修复。
最新研究还发现,鸽肝含有胆素成分,能减少低密度胆固醇水平,对动脉硬化有预防作用。
3、鸽血,性咸、平,无毒,入肝、肾、心经,可息风、定惊、养心、补血、下气,对贫血、血热、神经衰弱、失眠有良好的疗效。
经现代药理研究,鸽子血的成分含有扩充血管、修复血管的作用,动起来能促进血液循环,静下来能凝血止血,有“双料用途”。
4、鸽蛋,味甘、咸,性平,入肝肾二经,很早就和鸡蛋一起进入人们常用的食谱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认为鸽子蛋能补肾益身,益精气,润肌肤。
鸽子蛋利于消化吸收,是孕产妇、儿童、久病体虚、老人的理想食品,护肤、增肌、护目、改善记忆、预防麻疹。
5、鸽毛,很少有人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biejiaa.com/yyzs/150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