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,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,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。所以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,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。
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,颇能提高疗效,值得吾人深人探索,兹就此简述实践体会之一二,以就正于同道。
一
虫类药是动物药组成的一部分,形体较小,多数属昆虫类。
由于它是“血肉有情”、“虫蚁飞走”之品,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,所以历代医家都较重视。
从文献记载来说,始于《山海经》《内经》。
张仲景之《伤寒杂病论》,其中运用虫类药的方剂,法度严谨,寓意良深,如下瘀血汤、抵当汤(丸)、大黄?虫丸、鳖甲煎丸等方,对后世应用虫类药起着示范、推动的作用。
成于汉初的《神农本草经》是总结虫类药医疗作用最早的书籍,其中列载虫类药8种,占全书所载药物的8%,占所收动物药(65味)的43%。这说明在汉代对虫类药的使用就已取得宝贵的经验。
此后,代有发展,东晋葛洪《肘后方》,唐代孙思邈《千金方》,王焘《外台秘要》,将虫类药更广泛应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所用品种,有所增加。
宋代许叔微的《本事方》,也较多地应用虫类药,创订“麝香圆”,对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之疼痛剧烈者,颇有缓痛之效,后世多引用之。
迨至明代,李时珍全面总结药物治疗经验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收载虫类药达种,占动物药(种)的4%,使虫类药得到很大的扩展。
随后清代温热学家如叶天士、杨栗山、王孟英、吴鞠通以及善于应用活血化瘀方药的王清任等,他们敢于革新,广泛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,给后世留下不少珍贵的经验。
近代善用虫类药的医家主要有张锡纯、恽铁樵、章次公诸先辈。
解放后,中医药界非常重视虫类药的应用和研究,不仅广泛应用于内外各科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而且还用于恶性肿瘤、血液病、心脑血管病、结缔组织疾病、肝肾病、神经精神疾病、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诸多疑难杂症,沉疴痼疾,使虫类药别开生面,大大地发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和经验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
蜣螂,别名:屎壳郎、推粪虫、推屎爬、屎网螂、粪球虫、铁甲将军、牛屎虫、推车虫,为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蜣螂的干燥全虫。一般6~8月间捕捉,捉回后置沸水中烫死,烘干即得。足3对。体质坚硬,有臭气。以体黑、干燥、完整者为佳。具有定惊,破瘀,通便,攻毒的功效。
治膈气吐食:地牛儿二个,推屎虫一公一母。同入罐中,待虫食尽牛儿,以泥裹煨存性,用去白陈皮二钱,以 同炒过,去豆,将陈皮及虫为末,每用一、二分,吹入咽中,吐痰三、四次愈。
治大、小便闭,经月欲死者:推车客七个,土狗七个。新瓦焙,研末,用虎目树南向皮,煎汁调服。
大小便不通:用夏天收集、阴干的蜣螂一个,放净砖上,四面以灰火烘干,当腰切断。大便不通,用上截;小便不通。用下截,二便不通,用全部。各研为末,水送服。
猜你还想看:
不管便秘多顽固,反反复复,只需1杯茶,和便秘一刀两断!
不吃药不花钱,每天仅花10分钟,便秘和消化不良,就是这么神奇!
大便难解,排不住?几分钟就能拉,用一个爽一个,
得痔疮真要命,排便就像拉“图钉”!路边1种树叶,断根痔疮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